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英孚少儿英语加盟费 英孚加盟费,以及英孚少儿英语加盟多少钱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近日,知名培训机构芝麻街英语旗下一家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绿地缤纷城的校区宣布停业。《华夏时报》记者向绿地缤纷城商场工作人员了解到,关于芝麻街英语课程预付款待退费问题,目前正在积极解决中,可能直接退钱,或者转到其他培训学校,具体方案待定,一定会给学员家长满意的答复。
据了解,该芝麻街校区的课程预付款待退费金总额逾500万元。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创新举措开展教育培训机构消费投诉公示中,芝麻街英语、优胜教育、英孚等7家机构连续三期上榜。高额预付款成为引发教培行业纠纷的关键问题。
芝麻街预付款问题正在解决中
芝麻街英语绿地缤纷城校区在10月21日发给家长的一封信中表示,新冠疫情对该校区冲击巨大,有家长为了退费做出过激行为,目前该校区已无法维持政常教学,不得不停止营业。
随后,该校区经营者又表示:“已与百特英语学校达成初步意向,百特英语有意全面接收我中心,帮助我中心尽快复课。”
《华夏时报》记者来到北京市房山区绿地缤纷城的芝麻街英语校区,门店大门关闭,但依然悬挂着“‘疫’后重生,‘复活’庆典,二次开业火爆招生中”的条幅。记者在一张芝麻街英语客户登记表中看到,客户的付费金额较高,平均在2万元左右。商场工作人员告知记者,事件有最新进展会随时通知家长。
傅碧霄/摄
据官网介绍,芝麻街英语是来自美国的少儿英语培训加盟连锁品牌,为3-12岁儿童提供多媒体英语培训课程。芝麻街英语在中国大陆及港澳(除福建、台湾)的独占官方被许可人为北京凯瑞联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北京凯瑞联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法人代表为王林。2017年,凯瑞联盟曾出现经营异常。
图片来源:天眼查
凯瑞联盟还曾于2016年、2018年多次受到行政处罚。
图片来源:天眼查
而上述致家长的一封信中落款处的北京宝贝心愿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法人代表为张淑芹,公司股东为杨奕、张淑芹,与芝麻街主体公司凯瑞联盟无明显关联。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那么,宝贝心愿与凯瑞联盟是什么关系呢?就此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分别致电两家公司,但电话均无法打通。
芝麻街英语官网显示,芝麻街英语采取“直盟”合作模式,“我们用经营直营校的规范、形式和专注,来经营任何一所芝麻街英语校区,实现品牌、理念、课程、服务的统一标准。”
关于直盟店模式,记者向教育培训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了解到,直盟不同于加盟,直盟使得各方面资源都可复制到每个店,但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加盟店会得到总部提供的最重要资源,如教学培训、运营培训,每家公司情况不尽相同。而且直盟和加盟的营收分配也有不同。“至于直盟店或加盟店停业的后续处理,如果不退钱,家长肯定会找到品牌总部,负责任的总部会接手运营,不负责任的就难说了。”
芝麻街投资方为上市公司威创股份
芝麻街英语此前有一次大额融资。2018年,上市公司威创股份(002308)斥资2.625亿元收购凯瑞联盟35%股权,当时凯瑞联盟估值7.5亿元。目前,凯瑞联盟股权结构如下: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威创股份成立于2002年,主要业务包括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业务和幼儿园运营管理服务。公司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拼接显示行业的首家上市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显示,威创股份产业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晓乐,曾任好未来高级投资经理。
图片来源:天眼查
威创股份对外投资基金共有3家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近年来,威创股份对外投资项目如下所示,其中教育类公司较多。
图片来源:CVS投中信息
近日,威创股份发布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2.19亿元,同比下降25.9%。威创股份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业务、儿童成长平台业务受到较大冲击。
预付款成教培行业痛点
此前就有新闻爆出芝麻街英语部分门店停业与消费者发生纠纷的新闻,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教育机构关店,甚至跑路后,不退还消费者预付款事件频繁发生。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教培机构普遍会向学员收取长期的预付学费,期限多则长达数年,学费金额也动则几万元。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机构成本高企,资金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也是机构长期留住学员的一种手段。而如此大量的资金预先存在教育机构也有很大风险,若线下教育机构发生经营问题,能否如数退还未上课时的预付学费,就成了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一种隐患。
高级经济师邵信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消费者信任问题不唯线下教育机构所独有,而是线上线下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都面临的问题。在师生安全、健康、受尊重获得保障的前提下,消费者对教育机构的信任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成效以及预付费能否及时退回,这也是培训机构获得信任的主攻方向。此外,随着各类民营机构、私人组班、临时小班等收费培训模式的出现,消费者应更加理性审慎消费,付费前应及时了解培训机构的软硬件配备和资信状况,以及相关预收费监管政策,不能因盲目从众或贪图优惠而交付大量资金,给自己带来退费、维权等不必要的麻烦。在行业集中度低、行业自律及监管有待完善的环境下,市场更加缺乏的不是消费者信任,而理性审慎的怀疑。”
东城市场监管局也提示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所有内容,如签订的合同为格式合同,务必仔细查看合同中关于如何退费、培训地点时间变更、培训是否达到效果等重要条款的规定,谨防不公平格式条款。并强调避免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培训费用,不要因为商家提供较高折扣而缴纳大额预付款;确认收款机构与合同机构是否一致;交费后应及时索要发票或其他缴费凭证,留存好合同、单据等材料,发生纠纷时可作为相关证据主张合法权益。
优胜教育因扩张迅速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
教育培训机构频频“爆雷”不得不防
“没想到一夜之间,说倒就倒。”10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的优胜教育总部大门紧闭,无人办公。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地优胜教育部分校区也相续关停。学生无课可上,家长讨费无门,老师已被欠薪数月。
经营近20年且在全国拥有千家校区的老牌培训机构——优胜教育近日“爆雷”。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分析认为,优胜教育“爆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疫情对于线下教育有较大冲击;另一方面,该机构扩张过于迅速,对资金流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
实际上,近年来,教育培训行业“爆雷”事件频发。2017年9月,知名钢琴培训机构“星空琴行”破产倒闭;2019年10月,英语培训四巨头韦博英语因经营不善和严重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全国各大门店相继破产倒闭。
疫情冲击管理不善
优胜陷入爆雷疑云
10月17日,优胜教育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优胜没有破产,优胜还在,而且会越来越好”。
10月21日,优胜教育创始人陈昊开直播表示,今后每天中午12点准时开播,以证明自己“没有跑路”,并向家长、员工及加盟商汇报当日工作安排。后自称因“言论不当”被平台封禁3天。截至11月5日,陈昊仅直播3次,每日直播汇报工作进展的承诺并未兑现。
11月5日,陈昊在其微博发布《一个近20年教育行业创业者的致歉信》,对近日来发酵的优胜教育门店关停事件作出回应。陈昊表示,优胜教育团队愿意将所有股份零元赠予帮助优胜教育的企业,恳请业内同行及优秀企业家伸出援手。同时,陈昊表示将对优胜教育负责到底,愿在新优胜无偿工作10年,将自己积累的近20年教育经验以及在教育行业拥有的资源全部贡献给新优胜。
在致歉信中,陈昊提到,在长达8个月的疫情期间,优胜教育的收入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最差的时候,连以往单月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同时,面对向优胜总部进行求助的加盟商,优胜教育直接接盘80多家加盟校区。这一举措连累了正常运营的校区,加速了公司资金流的断裂。此外,陈昊提到,他会尽快找到合适的机构,帮助不同地区的学生复课。
11月9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微博发布《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优胜教育第四次上榜单。消费警示名单显示,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接到投诉172件,解决率为7.56%。
11月15日,优胜教育发布近阶段工作进展汇报,表示虽然目前资金链断裂,但从未想过放弃解决问题。
上海恒衍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孙丽称,优胜教育公司的资金链跟不上其过快的扩张速度,教育质量不够硬,管理不科学,又加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导致其资金链断裂。
培训机构频频爆雷
消费者需合法维权
实际上,优胜教育并不是唯一一家“爆雷”的教育培训机构。近些年来,教育培训行业“爆雷”事件频发。
2017年9月,知名钢琴培训机构“星空琴行”在没有通知学员的情况下,突然暂停全国近60家门店营业,所有门店及总部大楼大门紧闭,总部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多地学员组织线上和线下渠道维权。
2019年10月,创立于1998年,和美联、英孚、华尔街英语并称为英语培训“四巨头”的韦博英语因经营不善和严重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各大门店相继破产倒闭。据估算,全国范围内,打了水漂的学费或超亿元。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看来,此类事件暴露出教育机构预付式付款存在巨大风险。教育培训课程往往周期长、费用高,教育机构往往许诺众多优惠,吸引消费者缴纳数月甚至数年的培训费用,一旦教育机构跑路,消费者就会面临财产损失。
“此类事件暴露出教育培训机构自身管理不够规范,行业监管有待加强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预收的学费应当合理使用,却被盲目投资到公司的其他投资运营中,导致一旦出现情况,机构拿不出本应退还的学费退给消费者。”孙丽说。
孙丽建议,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时,应当保存好相应的培训合同、交费记录等重要证据,首先积极主动和培训机构协商退款,如果迟迟无法解决,则应向教育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起投诉,敦促教育机构解决问题。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机构按照合同约定履行退款义务,取得胜诉判决后如对方仍不履行还应及时提起强制执行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审慎选择理性消费
加强管理有效监督
教育培训行业“爆雷”事件频发,为何家长们依然对培训机构趋之若鹜?
在郑宁看来,望子成龙的教育焦虑是当代家长的普遍心态,加之培训机构的花样促销套路,家长愿意花重金投资教育,往往忽略对培训机构资质的调查,而且一旦培训机构跑路,家长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维权成本较高。
如何避免权益受损?郑宁建议,对于家长而言,首先,选择教育机构时,要对其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其资信情况、案件纠纷及执行情况,对方有无合同纠纷,有无不执行生效判决,有无办学许可及教师资质;其次,保存相关证据;最后,预付费不要超过3个月。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和意见》,要求规范收费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对于相关部门而言,要加强监管,在给教育机构发放许可证时,审查其资质;加强日常巡查,发现教育机构违法时,及时处理;鼓励建立第三方账户监管机制,降低学生和家长的消费风险;把‘跑路’的教育机构及负责人列入黑名单;司法机关依法对‘跑路’的教育机构涉嫌构成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进行司法制裁。”郑宁说。
孙丽补充建议道:家长首先应理性消费,尽量上几节课就付几节课的费用,不要一次性提前预付一大笔学费;其次,在签订课程合同时要认真审核,看清其中的权利义务条款、合同解除条款和违约条款,尽量详细约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拒绝不合理的格式条款。
“此外,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安部门、网信部门等相关主体应当联合起来,监管教育培训行业中的各项工作。教育部门还要牵头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年检和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对于出现异样的教育机构应予以重点关注,争取对相关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同时及时对培训机构的名单及主要信息进行公示公告,为家长提供重要参考。”孙丽说。
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发布提示称,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查看是否已经取得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为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而参加培训的报名人员,在报名前须认真核对相关考试的报名资格,不够资格的切勿委托培训机构代报名。对于培训机构营销人员在咨询过程中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不听不信。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避免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参加培训要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量力而行,不要通过贷款方式筹集培训费。 (记者 韩丹东 实习生 杨 杰)
来源:法治日报